close

  
091843518902  

終於在生日那一天,看了我想念我自己。

在看電影以前,因為沒有預算看首輪的所以一開始就打算看二輪,也因此先去借了小說來看。
小說寫的非常好,把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知覺、病程的展現都描寫得很清楚。
也因為本身作者是神經科學家,更增加了這本書的可看性。

但也因為先看過書的原因,讓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很出戲,因為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在期待著書中的內容,電影會怎麼呈現。
若以描述阿茲海默症來說,我覺得小說比電影好很多。書本除了中文有一些心理學專有名詞翻譯的怪怪的之外,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缺點。
(文章最後會放上我覺得翻譯怪怪的地方。)
這本書描寫得好到我想推薦它當心理學上課閱讀的教材。大學時曾經上過一門課,叫做「從小說看精神疾病診斷」,這本書很適合放在那堂課上,放在變態心理學上面也不錯。而且強烈建議心理學系學生在看書之前,先把阿茲海默症診斷標準和MMSE(簡易心智量表)看熟,會很有感覺。


showLargeImage

電影是以第三者的角度,讓大家看到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一般人,如何漸漸得發病、適應自己。小說則是讓讀者跟著女主角一起經歷阿茲海默的病程:告不清楚自己在哪裡、不知道這個站在前面的人到底是誰。
小說用一些名詞的代換讓讀者知道女主角Alice已經記不得許多人事物了。書本到最後,Alice只能用「女演員」、「孕婦」等名詞稱呼自己的女兒──因為她當下已經不認得自己的女兒們。

除了表現手法的不同外,電影也在角色的人格上面做了一些更動,其中變動最大的是Alice的老公John。
在電影裡,John展現了一個身為丈夫所有的關懷,但許多在小說裡面很多因為疾病產生的重大衝突都被輕輕帶過,我覺得很可惜。
小說裡面的John,很寫實的表現出一個阿茲海默症患者的伴侶會有的掙扎、不諒解,以及許許多多的兩難。
最大的衝突莫過於John並不想在明年輪休陪Alice──縱使這可能是Alice記得自己和他人的最後一年。還有John想要接受紐約的新工作,想要舉家搬到紐約,但是離開熟悉的地方對Alice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更何況沒有人可以照顧她。
但John的這些表現並不代表他不愛她──他愛Alice,就像家裡其他人一樣。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一切,以及做出最好的選擇。小說有一段描述John在咖啡廳看報紙的時候哭了出來,因為他讀到Alice現在接受的這個實驗性藥物的結果出來了,而這個藥對治療阿茲海默症並沒有效果。

阿茲海默症為這一個家庭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惡耗,卻也奇蹟似的將這一家人連結在一起,也修補了Alice和小女兒Lydia的關係。Lydia是Alice最擔心的孩子。她沒有念大學、為了成就自己想要表演的夢想,一邊兼職一邊試鏡,還需要爸爸金錢上的贊助,才能上表演課。(電影為了增加這個衝突,改成了Lydia參加的劇團,演員需要買劇團的股,而這筆錢是爸爸幫忙出的。)但在整個故事中,Lydia是最能體會、也是給Alice最大支持的人。從她很早就發現Alice不對勁,在Alice症狀出現時不批判、只是選擇幫助。
故事中有一個橋段:Lydia剛講完自己表演的時間和地點,Alice就忘記了,然後拿出手機希望Lydia再講一次然後自己可以將它記錄下來。但是大女兒卻覺得媽媽不用用手機記錄,甚至覺得這樣無法訓練媽媽的記憶力。
這一幕很充分的表現出Lydia的體貼,和一般人對於阿茲海默症的錯誤觀念。

在書本的最後,即使Alice已經聽不懂Lydia在唸的劇作劇本到底在說些什麼,但在最後Lydia唸完問Alice感覺到什麼的時候,Alice說:「我感覺到愛,那是在說愛。」除了這是母女倆最大的和解外,我想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一個重點:不管阿茲海默症患者變得怎麼樣,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愛他。

電影有許多的更動讓我覺得很可惜,像是小說中Alice迎來了罹患阿茲海默症之後的第一個生日,大家為了Alice錄製了一些影片。這些影片是家裡每一個成員各別講出一些自己和Alice有關的記憶。這些片段的影片不像書本或電影那樣冗長到Alice不能理解,而且也沒有所謂的正不正確──反正我們每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感覺本來就不一樣。這份禮物我覺得很貼心,是個很棒的點子。

小說裡面還有一個可以思考的點,就是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互助團體。現實生活中,比較多的是照顧者的互助團體。大家可以在團體裡面分享心情、經驗,以及資源。但是患者們之間也會需要互相的支持,尤其實是像早發性的患者這樣的少數病患。

一直說小說的優點,接下來要談到我很喜歡電影裡面的一幕,是Alice突然從沙發醒來,發現自己在一個陌生的房間,有一個面向海的陽台,手上還帶著一個刻著「記憶受損」的不銹鋼手環。讓觀眾和Alice一起經歷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感覺,我很喜歡這樣的手法,能讓觀眾身歷其境。也希望在身歷其境之後,能讓大家對阿茲海默症患者有更多的了解和體諒。

除了故事本身感人之外,在音樂的催化下,更顯得令人落淚。《我想念我自己》的原聲帶中,有一段幾乎每一段配樂都會出現的主旋律,我很喜歡。這段音樂很溫柔、悲傷,卻又不失去希望。

  

另外,最後跑工作人員名單時的主題曲"If I have a boat"也是一首很溫柔的,撫慰人心的歌。
這首歌最初是由Lyle Lovett在1988年所唱,電影放的版本是Karen Elson在2014年的翻唱。
↓這是電影最後Karen Elson的版本

 

↓而這是原唱Lyle Lovett 2004年現場演唱的版本

 

不管誰唱的版本,都不能抹滅這首歌表達的溫柔,以及在溫柔中透露出淡淡的孤寂。

 

最後列出我覺得小說名詞翻得怪怪的地方:

1. p.24 第八行 「摁」(「ㄣˋ」)門鈴
   一般來說都是用「按門鈴」。我不大了解為什麼這名譯者要用「摁」這個字。雖然根據教育部字典,這個字的確是「以手按住」這個解釋,網站也是用「摁門鈴」來當做例子。而我找過英文小說對照,英文是用press這個字,所以應該不是翻譯上的問題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譯者選擇用這個中文字。可能他覺得「摁門鈴」才是正確用法吧。
    教育部字典:http://goo.gl/vV0171

2.  p.40 第八行 窄的注意力
    英文原文是"Differerntial effects of narrow versus distributed attention."
    我總覺得翻做「窄的注意力」怪怪的,但是我還沒有搞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。

3. p.14 第十四行 心理學定律年會
    p.55 第十六行 
   第十四頁原本的句子是 "Last time I saw you was last year at the psychonomic conference."
   第五十五頁的句子是"She was leaving later the afternoon for the annual Psychonomic Society meeting in Chicago."
   我在找資料的時候發現應該不只這兩處有出現這個詞。
   這邊作者講的應該是 Psychonomic Society 這個學會。
   根據該學會的官網(http://www.psychonomic.org/default.aspx),這是一個研究人類心智的學會,結集了許多實驗心理學學家。
   有一位中正大學的教授參加過該學會的年會,在自己的出國報告中,他將這個學會翻譯為「實驗心理學會」。
   我覺得再怎麼樣都比「心理學定律年會」好多了。
   該中正大學教授的出國報告:http://goo.gl/aMOsQd

4. p.57 第三行 語言卡通模型 
    原句子
    "We're still waiting on you for 3 slides to be included in Michael's talk: 1 word retrieval graph, 1 model of language cartoon, and 1 text slide."
    對不起我也沒找到這是什麼。認知心理學一直都不是我的強項。

--

題外話,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習慣:在看心理學相關書籍時,不管是小說也好科普書也好,我除了看原文作者是誰,也習慣看一下譯者。如果譯者的出身是和心理學不相關的──雖然大部分都不相關,我會再看一下該作者以前翻譯過的作品。如果他以前翻譯過心理學相關著作,我就會比較放心;如果沒有,我就會很擔心我看到的東西會不會有翻譯錯誤,而導致我吸收到錯的東西。

但是現在看心理學相關人員翻譯的書也不是那麼保險了,看看之前洪蘭翻譯的《快思慢想》......
看來可能真的就要像我弟弟說的那樣:「你為什麼不看原文呢?」

arrow
arrow

    桂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